Wednesday, May 25, 2011

碰一下就痛 纖維肌痛症作祟

自由時報

記者潘杏惠/新北報導
60歲婦人桂書鳳常覺得身體很容易疼痛,輕捏就受不了,洗兩個碗會痠痛一整夜,就連蹲廁所也會讓她疼得跌倒,經診斷罹患「纖維肌痛症」,接受藥物、物理治療,控制疼痛後,發作頻率及時間已大幅減少。
中樞神經疼痛處理能力異常
收治這名病患的署立雙和醫院疼痛治療中心主任饒紀倫指出,纖維肌痛症是因為中樞神經的疼痛處理能力異常,導致病患對疼痛特別敏感,引發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的慢性疼痛。
藥物、物理治療 婦疼痛獲控制
纖維肌痛症病患常被誤解,認為他們無病呻吟,但旁人稍不注意的身體接觸,其實就會讓病患疼得哀叫連連。
桂書鳳說,她從20幾歲開始,就常覺得身體很容易疼痛,走在路上被路人稍微碰到一下,她就會痛得高聲尖叫,常引來白眼;抱孩子、孫子,竟會疼痛到得要貼藥膏,身體「無處不疼」,讓她感覺很像「廢人」一樣,灰心沮喪,直到就診,才知道罹患纖維肌痛症。
除了纖維肌痛症外,她還有腕隧道症候群神經痛、頸椎神經根病變、糖尿病神經痛、◆(病去丙改包)疹後神經痛,簡直是「集多重病痛於一身」。
醫師指出,一般人可承受疼痛力道約每平方公分4公斤,但纖維肌痛症僅可負荷2公斤,尤其許多人一疼痛,容易求助民俗療法,但實際上是越按越痛,不建議尋求偏方治療。
醫師表示,纖維肌痛症盛行率2%,好發年齡、族群分別是40歲至60歲,以及停經婦女。由於該病症無法透過抽血或是影像學的診斷,醫師只能由病患的病史及壓痛點檢查來評估身體症狀,最後排除其他疾病才能確定診斷。
纖維肌痛症可分「原發性」以及「次發性」兩種,其中「原發性」的成因不明,「次發性」就像本身有糖尿病、風濕的人,有自我增強現象,病症會越來越嚴重。

保健按摩 糖尿病友自己來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5/25 04:11
圖‧文/連永祥
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者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使得食物中攝取的糖分無法獲得正常代謝,進而導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最折磨人的地方在於其慢性的併發症,因為高血糖會影響血管,使重要器官受傷,像是腎臟、眼睛等病變。另外,糖尿病足也是常見的併發症,患者腳部傷口無法正常癒合,最後會導致潰爛,甚至需要截肢。
就中醫觀點,糖尿病辨證重點有氣虛、陰虛、腎虛、痰瘀等症,分述如下:
●偏屬氣虛患者會有倦怠、四肢乏力、聲音低微等症,需要補氣,可以用黃耆、西洋參、白朮、山藥等藥物。
●若偏屬陰虛患者容易體瘦、悶熱、口渴等症,需要補陰,可用牡丹皮、枸杞子、知母等藥物。
●若偏屬腎虛患者容易疲倦、頻尿、甚至陽痿等,需要補腎,可用山茱萸、地黃、淫羊藿等藥物。
●若偏屬痰瘀患者因痰瘀阻塞而會有胸悶、肢麻、糖尿病足等症,需要去痰化瘀,可用丹參、川七、鬱金、枳殼等藥物。
糖尿病患的自我保健按摩以胸腹部、腰背部、腳底等部位為主,早晚各按摩一次。
●腰背部:按摩腎區
坐姿,腰部挺直,以兩手掌置於腰部腎俞穴,上下摩擦30次。以局部感到有溫熱感為佳。
●胸腹部:按摩腹部
直立雙手疊掌,將掌心置於下腹部,以臍為中心,手掌繞臍逆時針按摩30圈。
●腳底部:按摩湧泉穴
湧泉位於足底(去趾)前1/3處凹陷處。按摩手法採用局部按壓,也可借助足按摩器或鈍性的物體進行,每次5分鐘。
飲食部分,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為原則,不可過油、過鹹,少吃糖類、澱粉類食物。
另外,一些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如玉米、番薯、馬鈴薯、芋頭等,也要少吃。
(作者為北市常生中醫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