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7, 2009

烏龍檢驗 8人誤判染結核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09-03-17 06:00
試劑受污染 醫療史首見
〔記者王昶閔、劉曉欣、陳鳳麗、李信宏/綜合報導〕台灣醫療史上爆發第一件結核菌檢驗試劑遭污染,導致檢驗烏龍事件!
衛生署疾管局昨日主動發布訊息指出,中部某家醫院結核菌檢驗實驗室,因檢驗試劑在二月底遭污染,導致共有五十二件民眾檢體遭檢驗錯誤,其中有八位未染病民眾一度因此被誤檢為感染結核病,至於地方傳出尚有疑似染病病患因為還在等待複檢而未遭隔離,疾管局否認與此次污染事件有關。
署彰醫錯檢 疾管局追查
儘管疾管局不願透露究竟是哪家醫院實驗室出問題,但署立彰化醫院院長邵國寧昨日已坦承錯檢,他表示該院實驗室從今年才接受結核菌代檢,整起事件已處理完畢,未來會對檢驗流程更嚴格管控。衛生署則不僅要求彰醫進行改善,也已立即對國內其他八家醫院的結核菌代檢實驗室進行查核,以免再發生類似疏失。
疾管局在三月十一日發現署立彰化醫院的結核菌代檢實驗室,抗酸菌染色鏡檢(俗稱的痰塗片)陽性率從平日的一成以下,異常升高到四十%,因此緊急要求實驗室暫停檢驗工作與核發檢驗報告,調查後證實是檢驗試劑在操作過程遭到含分枝桿菌的檢體污染,二月二十七日到三月九日間的五十二件檢體遭到污染,都被驗出結核病陽性反應。
8病患虛驚 幸尚未投藥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再經過肺部X光片、電腦斷層與臨床症狀等其他項目交叉比對,五十二件檢體中,有四十四人確認是結核病患,其中多數都是還在治療與定期追蹤病患。
另有八位民眾雖一度誤被通報為肺結核病例,也有久咳等症狀,但因其他檢驗不像結核病,醫師未貿然投藥治療,有幾個人期間被暫時遭隔離幾天,現均已返家。雖複檢結果尚未完全出爐,但疾管局研判八人均未遭感染。周志浩並表示,這次事件只有試劑遭污染,檢驗人員並沒有遭感染之虞。
據了解,遭誤檢個案主要在中部的南投、苗栗兩縣市;其中苗栗縣有七到八例的肺結核抹片偽陽性疑似案例,但昨日有召開肺結核病例審查會的苗栗縣衛生局,卻對檢驗狀況三緘其口,拒絕透露疫情。
但與會醫師證實,苗栗縣有七例或八例呈現痰抹片偽陽性疑似案例,這些病例雖在痰抹片檢查呈陽性反應,但肺部X光並無異狀,已採集痰液進行結核菌培養,是否真的感染結核病,還有待培養結果而定。醫師認為,適當的公布疫情,讓民眾有合宜防範,對外隱匿不說,徒然造成無謂的恐慌,絕非上策。
南投縣衛生局則表示,曾有十四名受長期照護老人因為體檢時發現肺部有浸潤的異常狀況,因此將檢體送到署立彰化醫院檢驗,但上週四獲悉檢體全部呈陽性反應,感覺這種結果有問題,因此立即向衛生署反映,希望重新檢驗,目前都還在等待複檢結果。
疫情通報亂 防疫現漏洞
據了解,其中有十二名在埔里地方醫院接受長期照護的老人,原本都非肺結核病患,他們因而被特別安排在同一病房照顧,但未進行隔離。
對於地方傳出複檢未定的個案人數,多於疾管局確認的八名未染病個案,因此出現數據不一的混亂狀況,是否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出現漏洞?還待進一步了解。

試劑遭污染 肺結核結果異常 波及52人

國內中部某醫院實驗室傳出首例檢驗肺結核病的染色鏡試劑遭到污染事件,導致檢驗結果錯誤,衛生署疾管局表示,國內共有九間醫院與疾管局合作,為檢驗肺結核檢體的合約實驗室,其中一間中部的醫院實驗室,檢驗的試劑受到檢體污染,導致今年2月27日~3月9日的檢體檢驗結果陽性率異常偏高達40%,波及到52人的送檢患者檢驗結果。
不過,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強調,受波及的52人中,其中有44人是結核病在治療中的病患,送檢的檢體是在進行治療期中評估,影響不大,有8人為新送檢個案,雖然送檢實驗室檢驗異常,但臨床上,醫師不止參考痰塗片結果,還會評估臨床症狀與X光檢驗結果來綜合評估,因此,這8位患者雖然檢驗結果陽性,一度被懷疑有結核病,有幾位曾被隔離幾天,但後來確認沒有感染結核病後,都已經返家,也沒有因此而吃冤枉藥。
衛生署針對被污染的醫院實驗室,已經要求改善,實驗室也已重新運作,疾管局除了每兩個月查核一次各合約醫院實驗室的檢驗結果之外,未來將不定期查核檢驗,以確保檢驗結果之正確度。

女藝人「六月」藥物使用失當 雙膝大片灼傷

藝人六月日前赴北京工作,膝蓋舊疾突然復發,她自行去同仁堂買了噴藥劑和貼布,卻因使用方式失當,導致膝蓋嚴重灼傷。經醫師檢查後估計,約3個月才能徹底恢復。
上月六月赴北京拍戲,因為角色需要她常常得下跪,導致她膝蓋舊疾復發。心急的她自行買藥治療,卻因為沒有遵守藥物說明,導致兩個膝蓋起了大片水泡且又癢又痛。醫生檢查後判定是嚴重的藥物灼傷。
六月在部落格上自曝,因為擔心是骨質疏鬆症或需要開刀,所以遲遲不肯去醫院,沒想到醫生竟告訴她:「妳只是大腿肌肉沒力,多做運動、多保養膝蓋就好了。」讓她大嘆現在除了內傷外,還飽受外傷之苦,真想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