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1, 2011

同僚未告知 孕醫被噴愛滋血 徒手急救病患

更新日期:2011/08/19 06:30 蘋果日報

見眾人退後 事後近崩潰

【邱俊吉╱台北報導】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一名懷孕的女醫師,上周四聽到院內呼叫,前往支援為病患插管急救,她赤手、挽袖插管時,患者噴血,旁邊四名醫護人員卻連忙退後,事後才告知女醫師,病患是愛滋患者,女醫師情緒潰堤,還至精神科諮商。林口長庚醫院昨表示,會對女醫師做健康追蹤,但不會處分另四名醫護。

長庚人員向《蘋果》投訴,指上述女醫師在事發隔天,因心情受影響,剪去長髮,且返家也不敢抱大女兒,天天紅著眼眶上班,但長庚事後卻沒處分任何人。

此事也在批踢踢(telnet:// ptt.cc)引發討論,不少網友譴責那四名醫護人員,「太過分」、「要孕婦支援,卻沒告知要急救的是愛滋患者。」

天天紅眼眶上班

投訴人李小姐表示,上周四該名女醫師聽到院內呼叫,前去為感染科患者插管,她到場時病房內還各有兩名醫師與護士,沒戴手套的女醫師挽袖為病患插管,病患當場噴血至女醫師雙臂與身上,女醫師擔心患者失血過多,大喊要幫忙,四名醫護人員卻往後退,火速戴上護目鏡等防護設備,待女醫師完成插管,四人才說病患是愛滋患者。

李小姐說,該女醫師因懷有三個月身孕,擔心胎兒被感染,天天紅著眼眶上班,因愛滋檢驗有六個月空窗期,「現驗沒有(感染),也不代表沒有。」沮喪的她已至精神科諮商。昨女醫師透過李小姐表示不願受訪。

林口長庚醫院昨指這名患者是突然發生呼吸衰竭,才請女醫師支援,評估女醫師感染風險低,不會為其預防性投藥,但會關懷其身心狀態,也不會處分在場四名醫護人員。

無規定須先告知

長庚內部許多醫護人員對院方作法不滿。對於醫護人員進行侵入性治療時該有的防護措施,目前醫界有一致處理準則,各醫院做法大同小異。依長庚規定,院內對處理不明病情患者標準流程,包括愛滋病患,在進行插管等侵入性治療,應佩戴口罩、手套、隔離衣、護目鏡等配備,但沒明文規定,要求支援單位須告知支援醫師患者的病情。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醫師誓詞中有「要對同僚有愛護之心」,知情不說「不違法令,但似有違背倫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言人施文儀則指除非女醫師被噴到血液的手臂皮膚有傷口,否則感染機會低。

知情不報太么壽

醫療改革團體、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祕書長林宜慧說,這名女醫師恐懼可想而知,旁人應予支持。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則認為,醫師做侵入性治療要主動穿防護設備,女醫師這方面有疏忽。

上班族徐在中說,「知情不報太『么壽』。」黃姓主婦說,很同情女醫師。四名醫護人員的院內長官林口長庚醫院成人感染科主任黃景泰已出國,無法得知回應。

女醫師急救愛滋患者 事件簿

8/11 麻醉部女醫師接到院內呼叫須協助病患插管,她未戴手套與護目鏡前往,當時病房有4名醫護,但在她插管結束後才被告知病患為愛滋感染者。

8/12 女醫師懷有3個月身孕,她深受打擊,剪去長髮。

8/16 院方公布處理方式,包括召開因應會議、列為同仁教育教材案、對女醫師啟動員工關懷等3結論,未懲處4名醫護,引起同仁不滿。

8/17 批踢踢(telnet://ptt.cc)有網友批4名醫護人員沒義氣、院方處置不當。

8/18 長庚院方強調後續會追蹤女醫師健康。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蘋果》採訪整理

Wednesday, May 25, 2011

碰一下就痛 纖維肌痛症作祟

自由時報

記者潘杏惠/新北報導
60歲婦人桂書鳳常覺得身體很容易疼痛,輕捏就受不了,洗兩個碗會痠痛一整夜,就連蹲廁所也會讓她疼得跌倒,經診斷罹患「纖維肌痛症」,接受藥物、物理治療,控制疼痛後,發作頻率及時間已大幅減少。
中樞神經疼痛處理能力異常
收治這名病患的署立雙和醫院疼痛治療中心主任饒紀倫指出,纖維肌痛症是因為中樞神經的疼痛處理能力異常,導致病患對疼痛特別敏感,引發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的慢性疼痛。
藥物、物理治療 婦疼痛獲控制
纖維肌痛症病患常被誤解,認為他們無病呻吟,但旁人稍不注意的身體接觸,其實就會讓病患疼得哀叫連連。
桂書鳳說,她從20幾歲開始,就常覺得身體很容易疼痛,走在路上被路人稍微碰到一下,她就會痛得高聲尖叫,常引來白眼;抱孩子、孫子,竟會疼痛到得要貼藥膏,身體「無處不疼」,讓她感覺很像「廢人」一樣,灰心沮喪,直到就診,才知道罹患纖維肌痛症。
除了纖維肌痛症外,她還有腕隧道症候群神經痛、頸椎神經根病變、糖尿病神經痛、◆(病去丙改包)疹後神經痛,簡直是「集多重病痛於一身」。
醫師指出,一般人可承受疼痛力道約每平方公分4公斤,但纖維肌痛症僅可負荷2公斤,尤其許多人一疼痛,容易求助民俗療法,但實際上是越按越痛,不建議尋求偏方治療。
醫師表示,纖維肌痛症盛行率2%,好發年齡、族群分別是40歲至60歲,以及停經婦女。由於該病症無法透過抽血或是影像學的診斷,醫師只能由病患的病史及壓痛點檢查來評估身體症狀,最後排除其他疾病才能確定診斷。
纖維肌痛症可分「原發性」以及「次發性」兩種,其中「原發性」的成因不明,「次發性」就像本身有糖尿病、風濕的人,有自我增強現象,病症會越來越嚴重。

保健按摩 糖尿病友自己來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5/25 04:11
圖‧文/連永祥
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者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使得食物中攝取的糖分無法獲得正常代謝,進而導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最折磨人的地方在於其慢性的併發症,因為高血糖會影響血管,使重要器官受傷,像是腎臟、眼睛等病變。另外,糖尿病足也是常見的併發症,患者腳部傷口無法正常癒合,最後會導致潰爛,甚至需要截肢。
就中醫觀點,糖尿病辨證重點有氣虛、陰虛、腎虛、痰瘀等症,分述如下:
●偏屬氣虛患者會有倦怠、四肢乏力、聲音低微等症,需要補氣,可以用黃耆、西洋參、白朮、山藥等藥物。
●若偏屬陰虛患者容易體瘦、悶熱、口渴等症,需要補陰,可用牡丹皮、枸杞子、知母等藥物。
●若偏屬腎虛患者容易疲倦、頻尿、甚至陽痿等,需要補腎,可用山茱萸、地黃、淫羊藿等藥物。
●若偏屬痰瘀患者因痰瘀阻塞而會有胸悶、肢麻、糖尿病足等症,需要去痰化瘀,可用丹參、川七、鬱金、枳殼等藥物。
糖尿病患的自我保健按摩以胸腹部、腰背部、腳底等部位為主,早晚各按摩一次。
●腰背部:按摩腎區
坐姿,腰部挺直,以兩手掌置於腰部腎俞穴,上下摩擦30次。以局部感到有溫熱感為佳。
●胸腹部:按摩腹部
直立雙手疊掌,將掌心置於下腹部,以臍為中心,手掌繞臍逆時針按摩30圈。
●腳底部:按摩湧泉穴
湧泉位於足底(去趾)前1/3處凹陷處。按摩手法採用局部按壓,也可借助足按摩器或鈍性的物體進行,每次5分鐘。
飲食部分,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為原則,不可過油、過鹹,少吃糖類、澱粉類食物。
另外,一些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如玉米、番薯、馬鈴薯、芋頭等,也要少吃。
(作者為北市常生中醫診所醫師)

Tuesday, May 10, 2011

女子藥物過敏 全身皮膚脫落壞死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5/10 16:55

台中一名47歲女子,因為分裂型情感性疾病就醫,醫師開立藥物卡馬平(Carbamazepine),不料,服用7天後,手臂出現紅疹,隨後高燒達41度、全身起皮疹及水泡,到台中醫院急診。整型外科及感染科聯合診治,研判疑似藥物過敏,導致皮膚脫落壞死及黏膜糜爛的史蒂芬強生症候群,住進加護病房,2個月才痊癒。(寇世菁報導)


署立台中醫院藥劑科總藥師侯芳敏表示,這名47歲的女性患者,沒有任何遺傳性疾病或慢性病,因為分裂型情感性疾病就醫,醫師開立藥物卡馬平(Carbamazepine),不料服用7天後,手臂出現紅疹,起初不以為意,12天後因高燒達攝氏41度、全身起皮疹及水泡、口腔黏膜潰瘍、全身水腫,到台中醫院急診。侯芳敏表示,患者經過整型外科及感染科醫師聯合診治,研判疑似藥物過敏,引起皮膚廣泛性脫落、壞死及黏膜糜爛等不良反應的史蒂芬強生症候群。醫師安排,住進加護病房隔離治療1個月,再轉普通病房1個月,才痊癒出院。


侯芳敏說,由於如同燒燙傷病患,全身皮膚大塊脫落,治療過程十分痛苦,家屬的壓力也非常大,經由藥師協助家屬申請藥害救濟,才逐漸釋懷,醫師特別在病人紙本病歷和電子醫令上註記過敏反應藥品,防止未來再發生意外。侯芳敏籲飽受藥害的患者,合理用藥發生藥物過敏者,除了訴訟,也可以申請藥害救濟,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權利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