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0, 2009

現金男重話痛批 建仔當自強

2009-05-30
李弘斌/新聞分析

球團總經理凱許曼對王建民季初的表現不滿,也是建仔能否重返先發位置的關鍵人物。(本報資料照片/陳怡誠攝)
在台美媒體紛紛為王建民叫屈的時候,洋基總經理凱許曼昨天說了重話,表示洋基和建仔簽的是「棒球員」合約,並非「先發投手」合約,強調建仔必須自己學習適應不同的角色。
凱許曼的說法,等於是清楚的告訴外界:「洋基沒有義務要讓王建民擔任先發投手。球員是球團的資產,怎麼使用是球團的權利。」
凱許曼的重話批評,引發了網路台灣球迷的正反論戰。然而,凱許曼的發言和近來台美媒體的「挺王」言論,其實並沒有衝突之處,因為「處分」資產和是否「善用」資產,本來就是兩件事情。
王建民是洋基的人力資產,凱許曼強調球團的資產處分權,球員只能照辦。然而職業球隊有其獨特性,雖然處分球員是球團權利,但媒體也會緊盯球團是否妥善運用人力資源,球團也不能忽視輿論壓力。
把建仔這樣優秀的先發投手,放在不熟悉的牛棚,的確犯了「把正確的人放在錯誤位置」的管理大忌,媒體當然可以質疑。然而洋基近來戰績長紅,不能貿然變陣是用兵常態,凱許曼當然也有理由大聲。
建仔目前就像職務遭公司調動的員工,新職務和自己的專長及生涯規劃都有衝突,但除非另謀高就,否則只能努力做好眼前的職務,再等待調回原職的機會。也就是說,建仔在適度表達情緒後,先扮演好後援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事。
建仔過去相當依賴先發角色的固定調整模式,但前天在快速熱身下,仍能完美收拾最後兩局,顯示他也在努力學習新角色。吉拉迪說建仔有很好的球路,相信不論放到哪裡都能展現其價值,或許正是建仔目前需要的正面思考。

學習解決問題 蹲牛棚也不賴
李弘斌/綜合報導
王建民目前被安插在洋基牛棚,儘管心裡千百個不願意,外界也多認為這是個不協調的安排。然而若能在牛棚琢磨後援投手須快速調整的本事,對於建仔未來重返先發舞台也是一種幫助。
建仔過去習慣於投1休4的輪值節奏,並用中間的牛棚日來進行調整。但目前因為先發額滿,建仔歸隊後被迫客串後援,如何調整成了一大難題。
建仔目前不像過去一樣,能透過賽前的牛棚練投做調整。因為若先在牛棚投了50球,幾乎就無法在比賽中登板;若是在比賽進行時,才在牛棚進行練投,就只有牛棚教練哈奇能提供建議,遠在休息室的投手教練艾蘭德可就幫不上忙。
洋基左投寇克上個月曾與本報分享後援投手的作業模式,表示「快」(quick)是後援投手的最高指導原則,不論做任何調整都要愈快愈好。
寇克指出,後援投手除非有很大的狀況,否則不會像先發一樣在賽前進牛棚練投。由於在比賽中、上場救火之前的練投,重點是在暖身而非調整,因此他們大多只能透過賽前的傳接球練習,試著去揣摩和解決投球的小問題。「守護神」李維拉則是箇中高手,不但能夠察覺自己投球的小瑕疵,也能透過傳接球修正。
建仔的球技在過去幾年雖然持續成長,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仍不足,常得依賴旁人替他找出癥結所在。如今踏入必須「自立自強」的牛棚,建仔若能積極的正面應對,這一趟肯定不會白走。

Thursday, May 28, 2009

問題在醫德 別牽拖制度

中時電子報╱黃文博/特稿 2009-05-28 02:52
「連公立、大型醫院都僱用無照醫師!」、「七十歲無照醫師顏瑞騰,廿多年就自稱是主治醫師在看診!」負責偵辦此案的檢調人員,聽聞這麼荒唐的醫療亂象,人人都驚嘆不已,直呼是草菅人命。出事的醫院如果還是推托夜間急診請不到人,簡直沒有醫德可言。

國內一些醫院因為制度、福利不好,請一些沒有無牌醫師看診,過去在醫界就時有所聞,但一般都以小型診所居多;但這次檢方查獲的十七家醫院,都是知名中大型醫院,還包括兩所公立醫院。連公立醫院都聘請無照醫師,這絕對不是制度問題,而是醫德問題。

正牌醫師都認為,無照醫師問題,絕對不是制度問題,醫院就算急診室聘不到醫師,也不能不察就亂請醫師,更何況是有人還能毫無愧色地說,是請不起月薪數十萬元的醫師,這是醫德問題,沒有醫心的醫院,應該要處以最嚴重的處分,才能保障民眾的生命安全。

醫院喊冤:也是受害者

中時電子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2009-05-28 02:52

衛生署表示,若經調查個別醫院確有聘雇密醫之故意,最重可廢止該院開業執照。

衛生署醫院管理委員會執行長黃焜璋表示,接下來衛生署政風室及醫管會也會調查,若證明署立醫院確有疏失,一定嚴懲不貸。

都會中心/綜合報導

十七家僱用冒牌醫師的醫院,包括兩家公立醫院在內,面對檢警偵辦及媒體詢問時大都喊冤,「我們也是受害人」;也有醫院表示,針對醫院聲譽受影響的部分,將研議訴諸法律程序。

新化分院院長劉明道表示,去年七月,分院曾質疑顏瑞騰的醫師資格,並要求出示證明,顏某居然也拿得出「證據」來。

花蓮鳳林榮民醫院副院長馮尚淳表示,黃祖和、陳武宏兩人在二個月內到鳳林榮民醫院看診十七次,技巧熟練,看不出破綻,但已將兩人解職。

屏東全民醫院表示,之前急診室的門診是外包給領有專業醫師執照的醫師洪明清,雙方合作一年多,並不瞭解實際看診醫師的背景,也無發生任何醫療糾紛,之後由地檢署告知,已和洪醫師終止合約。

高雄市邱外科坦承行政疏失,但院方說「我們也是受害者,被騙了!」一切交給檢方處理。鳳山市文祐診所也自認為是受害者;高雄市健仁診所副院長蘇聖村說,院方配合司法單位調查。

杏和醫院主任林榮儀表示,日前公開徵求醫師時,有一名男子來應徵,但因無法出示醫師職業證明,院方沒有採用。後來發現男子是洪明清集團一員,檢方依通聯紀錄找上杏和醫院進行了解。

高雄市小港區臨海醫院負責人陳修蓉表示,因相信某林姓醫師專業背景,並不知道他介紹來的兩人是冒牌醫師。

善化宏科醫院也自認是受害者,院方直到檢警上門搜索才獲悉原來周日下午至晚間在急診室看診的醫生是冒牌貨。

雲林若瑟醫院說,該院直到檢調查訪,才知道是冒牌的劉醫師,因為相關履歷資料全都是偽造的。

台東縣衛生局表示,在蘭嶼衛所服務的洪明清,九十五年八月到任之後,工作狀況正常,與蘭嶼衛生所三名醫生輪流值班,現階段因為洪被拘提,衛生所人力吃緊,將會從台東調醫生去支援。

草菅人命!17醫療院所用假醫師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09-05-28 09:00
〔記者王俊忠、王昶閔/綜合報導〕台灣醫療體系出現大漏洞,竟然有冒牌醫師橫行十七家醫療院所!
合格醫師仲介 5密醫集團詐遍中南部
台南地檢署偵破南台灣規模最大的冒牌醫師承攬醫療業務集團,台東縣蘭嶼衛生所醫師洪明清涉勾結五名冒牌醫師,承攬十七家醫院醫療業務詐領費用,受害民眾超過數千人。主嫌洪明清與四名冒牌醫師龍起宏、顏瑞騰、黃祖和、陳武宏均被檢方依涉偽造文書、詐欺、醫師法等罪與有串證之虞,聲押獲准,另一名冒牌醫師陳伯仰因涉案較輕微釋回。

衛生署官員指出,密醫行為依醫師法可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三十萬到一百五十萬元罰鍰。聘用密醫的醫院,衛生署已請地方衛生局追查,若醫院知情仍聘用,最重可撤銷營業執照。

台南地檢署於一年前獲知洪明清勾結冒牌醫師偽造醫師執照影本,到苗栗、雲林、台南、高雄、屏東與花蓮等地醫療院所仲介應徵醫師工作,詐領值班費與醫療費用。

持假執照應徵 開價低廉爭取代班看診

洪明清集團約從九十年間以屏東市國仁醫院「起家」、仲介冒牌醫師到醫院執業,逐年擴增仲介醫院,被收押的龍起宏、顏瑞騰、黃祖和、陳武宏四人多年來輪流在十七所醫院看診。

捲入冒牌醫師風暴的十七所醫療院所有:彰化基督教醫院雲林分院、屏東全民醫院、鳳山大東醫院、杏和醫院、善化宏科醫院、署立台南醫院新化分院、屏東市國仁醫院、高雄市邱外科醫院、高市文雄醫院、大樂聯合診所、健仁醫院、花蓮鳳林榮民醫院、高市臨海醫院、苗栗苑裡李綜合醫院、高市進興診所、鳳山文祐診所、雲林天主教若瑟醫院。其中署南新化分院與花蓮鳳林榮民醫院為公立醫院。

部分醫院知情 估受害病患至少數千人

部分涉案醫院是被冒牌醫師的假醫師執照所騙,但也有少數醫院坦承知情,會僱用冒牌醫師,為的是節省薪水等相關開銷。

涉案冒牌醫師大多以代班方式幫醫院看診,還代理一般醫師不愛值的大夜班與急診,一個上午看診費用約三千元到五千元,比起名醫便宜不少。

居冒牌醫師仲介首腦的洪明清,多年來向媒介看診工作的冒牌醫師收取約一成佣金,獲利可觀。辦案人員保守估計,被冒牌醫師看診的受害病患至少達數千人,不法所得難以估算。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連署立醫院都涉案,衛生署技監黃焜璋表示,民眾若懷疑曾遭密醫診治,可向各地衛生局提出申訴,若因此受害更可依法求償。

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指出,若相關涉案醫院確定有包庇或虛報等違法情事,除追討已付的健保款項外,健保局將暫停醫院的健保給付,最長可達一年。

治療效果不佳 假醫師害的...

更新日期:2009/05/28 00:14
披著白袍的黑心醫師,根本是拿病患的生命在開玩笑,繼續追蹤,找到被假醫師看過診的病患,他到現在警覺到,自己的病始終看不好,原來是看了假醫生。  
五十歲的陳先生,每個禮拜都來這間醫院看腳,連續看半年都沒起色,直到現在才發現,自己可能一直是被沒執照的假醫師看診,就覺得很奇怪,腳怎麼一直看不好 真的很擔心。像他這樣的受害者也出現在高雄市另一間著名的外科醫院,曾經因為車禍來掛急診的邱太太,那時就覺得醫生的態度很不專業,這些病患過去就一直懷疑醫師的專業有問題,如今聽到消息曝光,仔細察看才赫然發現,這些被公佈的名字都是當時替他們看診的醫師,假醫師替病患打針開藥,夜間看診,在急診室包紮傷口,甚至連醫院其他醫師都曾好心提醒過病患,醫師都叫我不要用這醫院的藥。  上了醫院想治病,哪會知道,現在連到醫院看病都沒保障。(記者王美雅、邱顯雄報導)
本則新聞由華視新聞提供 2009/05/28

冒牌醫 看急診 17家醫院糗大

更新日期:2009/05/28 03:24
台南地檢署在全省十七家中大型醫院,查獲以半天門診三千至五千元代價,長期僱用七名生物系、保健系畢業的無照醫師在急診室看病,「診治」過數千病人、傷患!其中四名無照醫師和蘭嶼衛生所醫師洪清明遭到羈押,一人涉案較輕飭回。另有兩名無照醫師,檢方近日會傳喚,持續擴大偵查。

台南地檢署檢肅黑金專組檢察官周文祥,結合健保局共同偵辦醫院詐領健保案時,發現蘭嶼衛生所洪明清醫師(四十七歲)與龍起宏(四十歲)、顏瑞騰(七十歲)、黃祖和(四十二歲)、陳武宏(五十二歲)、陳伯仰(卅歲)等多名生物系、保健系畢業的組成「冒牌醫師」集團。

冒牌醫師集團 低價承攬業務

該集團結合人力派遣公司偽造醫師執照影本,從九十年起,凡是有醫院欠缺急診室夜班醫師,就由這些無照醫師以每星期值班兩到三天,月薪七萬元左右的低價承攬,若是臨時要代班門診,以半天三千至五千元執行醫療業務。

檢調指出,屏東、高雄有三家醫院坦承,自從健保制度限額給付後,聘請正牌醫師動輒數十萬起跳,僱用這些冒牌醫師只要幾萬元即可,而且他們大多畢業於相關科系,具有醫療相關常識,加上夜間急診醫師資源有限,不得不聘用這些醫師降低成本。

台南地檢署、台南市調查站前天共出動二百多人次搜索全省十七家醫院,帶回醫院負責人和無照醫師集團,經過訊問後,洪明清、龍啟宏、顏瑞騰、黃祖和、陳武宏等五人,涉有偽造文書、詐欺與違反醫師法等罪,經聲請羈押獲准,坦承犯行的陳伯仰飭回。

台南五人羈押 高雄傳喚兩人

檢警另一組人馬到高市臨海醫院搜索,查獲兩名冒牌醫師張簡嘉琪(四十二歲、住高雄巿,自稱畢業於菲律賓醫科大學)、吳仲鎰(卅四歲,住高雄巿,自稱畢業於台北醫學院),並查扣相關看診資料、論值表、薪資單等證物。檢方近日將傳喚二人。

吳和張簡兩嫌自誇醫術比其他正牌醫師精湛,只差在沒有通過國家考試。他們均坦承偽造醫師證照,但否認有實際診療行為,供稱僅在夜間擔任值班醫師,負責夜間病患緊急狀況的處置,自兩年前經林姓正牌醫師介紹開始駐診,每晚薪資約四千元。

聘用無照醫師的十七家醫院分別是:彰化基督教醫院雲林分院、屏東全民醫院、鳳山大東醫院、善化宏科醫院、署立台南醫院新化分院、屏東市國仁醫院、高雄市邱外科醫院、高雄市文雄醫院、高雄市大樂聯合診所、高雄市健仁醫院、花蓮鳳林榮民醫院、高雄市臨海醫院、苗栗苑裡李綜合醫院、高雄市進興診所、鳳山文祐診所、雲林財團法人天主教若瑟醫院、鳳山杏和醫院。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9/05/28

Wednesday, May 27, 2009

冒牌醫生17醫院代診 數千病患受害


更新日期:2009/05/27 18:03 顧守昌

小心到醫院看診遇到冒牌醫生!台南檢方就查獲一個冒牌醫師集團,由蘭嶼衛生所的真醫師,雇用5名生物系及保健系,卻沒有執照的冒牌醫生,入侵中南部17家醫療院所,幫不愛值夜班或急診的醫師代診,時間最長的6、7年,受害病患高達好幾千人。
他就是冒牌醫生,曾經擔任獅子會副會長,還以專科醫生的身分參加活動,幫老人義診,成了鎂光燈的焦點,更扯的是明明沒有醫師執照,他卻入侵署立台南醫院新化分院,當了4年多的代急診醫師,卻沒被發現。
署立台南醫院副院長劉明道:「完全不知道,他拿證書給我們看,怎會去懷疑?又是彩色的,那麼漂亮。」
原來他所持有的醫師執照是假的,醫院完全被蒙在鼓裡,直到發現他怕穿幫,連小病都轉診,醫院才在去年辭退他;檢方查出,跟他一樣,專門到地區中小型醫院冒牌當醫生的,總共有5個人。
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李靜文:「某一位醫師他雇用多位畢業於生物系保健系,沒有醫師執照的,所謂假冒醫師代班醫生來看診,節省相關醫療費用,也詐領健保費。」
5位冒牌醫師,入侵17家醫院擔任代班醫師,時間最長的有6、7年,他們1個月至少代6個診,1年下來,5名醫師代了36六診,以1診10個病人來計算,2年就有7千2百名病患受害。李靜文:「有部分的醫療院所說他們知情。」
為了節省成本,部分醫院知情還公然讓冒牌醫師進駐代診,拿病人的健康開玩笑,實在有夠誇張,現在負責仲介的蘭嶼衛生所真醫師,還有4名冒牌醫生,都被收押禁見。

Tuesday, May 26, 2009

MCP joint old trauma lesion

2004

20090526

痔瘡變癌詐上億 5醫遭拘提


更新日期:2009/05/26 03:24


曾被藝人白冰冰控告詐騙四千萬元的男子傅建森,涉嫌勾串醫師以他人癌症檢體當成「人頭」的檢體,向安泰等多家保險公司詐領上億元保險金。刑事局廿五日查獲五名涉案主治醫師,揭開白色巨塔黑幕,部分醫師坦承收錢辦事,也有人推稱是盛情難卻才「情義相挺」!
五名涉案醫師包括桃園一家美容醫學診所的黃維林、署立基隆醫院楊超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羅永男、台中中山醫大外科部部長陳漢明、雲林家家診所吳國精。其中曾在板橋醫院服務的黃維林,及楊超然還曾因涉嫌偽造巴氏量表遭起訴。
調包癌症檢體 吃定保險公司
警方發現,該集團是把痔瘡變成直腸癌;乳房囊腫當成乳癌,並煞有其事地替病患化學治療,其中人頭徐國安以直腸癌請領兩千五百萬元保險金後,還常住院把請領保險給付當成賺錢,吃定保險公司。
刑事局偵四隊去年偵辦傅建森詐領保險金集團,查出傅嫌利用過去從事醫療廢棄物的機會,認識不少醫院醫師,也容易取得醫院丟棄的癌症檢體,再以一到兩百萬元不等的代價,勾串醫師出具不實癌症報告。
醫師助辦案 比對DNA曝光
由於檢體調包,涉及醫師專業,檢警難窺其中問題,幸在共犯桃園怡仁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賴德興懺悔協助下,檢警全面過濾九十二年到九十六年間傅建森經手的保險案件,並透過粒腺體DNA比對原檢體,始讓案情曝光,更讓部分涉案醫師無言以對。
警方查出,傅嫌透過獵人頭公司尋找家境困難的人頭徐國安、楊文嘉、林良吉、王麗翔、余慧銖、李美姬後,再向安泰、南山、國華等保險公司重複投保、並給予數十萬元不等的代價,佯裝成病患,由醫師施以手術後,詐領保險金。
人頭佯裝病患 行蹤異常洩底
不過警方發現,這些病患許多人都沒有工作,連吃飯都有問題,卻有能力負擔每個月十幾萬元的保險費。罹癌後,還可四處玩樂,正常作息,根本不像癌症病患。
警方借提在監服刑的傅建森後,昨天凌晨六點分別前往五名醫師住處拘提他們到案。
警方調查,該集團向保險公司共請領一億八千多萬元的保險理賠;保險公司依診斷書已理賠了一億元,健保局也給付相當數額的癌症醫療保險金。警訊後,依詐欺、偽造文書等罪嫌移送法辦。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9/05/26

Thursday, May 21, 2009

研究警告:狂飲可樂 肌肉麻痺

2009-05-21
中國時報
【諶悠文/綜合報導】
 可樂是很多人喜愛的飲料,夏天猛灌可樂更是清涼消暑,然而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可樂飲用過量,可能導致身體輕微虛弱無力,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肌肉麻痺。這是因為喝下大量可樂後,易使體內血鉀濃度降至危險值,產生低血鉀症。
 希臘愛奧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Ioannina)研究員艾利薩夫(Moses Elisaf)發表在《國際臨床實務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的研究報告指出,澳洲有一名農民每天狂飲四到十公升可樂,因肺麻痺緊急送醫,在聽從醫師建議少喝可樂後,已經完全康復。
 血鉀濃度降至危險值 產生低血鉀症
 另有一名孕婦過去六年每天固定喝三公升可樂,後來出現倦怠、沒有食慾及持續嘔吐的症狀。經檢查發現,她有心律不整的毛病,很可能是低血鉀症所引起,後來她不再暴飲可樂,身體很快恢復正常。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案例並非特例,許多人可能因為飲用可樂過量,而使健康出問題。
 業者則堅稱,只要適度飲用,可樂產品安全無虞。英國軟性飲料協會也認為,上述報告列舉的全都是非常極端的案例。
 艾利薩夫說,顯然是因為可樂中最常見的三種成分葡萄糖、果糖及咖啡因攝取過量,才引發低血鉀症,而每一種成分在可樂引發低血鉀症的病理生理學方面所扮演的個別角色尚未確定,而且可能因病患不同而有所差別。
 曾有報告:可樂女易罹骨質疏鬆症
 不過,艾利薩夫認為,從他們檢視的大部分個案來看,咖啡因中毒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儘管如此,他仍警告,無咖啡因的可樂也可能造成低血鉀症,因為可樂內含的果糖可能造成腹瀉,而將來的研究必須確定每天飲用多少可樂才算過量。
 美國曾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經常喝可樂的女性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此外,可樂喝太多也可能引發肥、糖尿病與齒方面的問題。

Sunday, May 10, 2009

知識大放送 美名校課程免費下載

2009-05-10
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報導】
 iPod、YouTube不僅帶領影音娛樂革命,也改寫廿一世紀的學習方式。包括長春藤名校在內的美國一百七十多所大學院校,大方將課程上傳到網路,讓全球學子隨時下載免費聽課。若是無法出國留學,只要連線YouTube Edu,便可下載哈佛、柏克萊等名校的講學內容,名牌大學高不可攀的門檻不復存在。

 據美國《時代》雜誌報導,三月開始,YouTube的高等教育平台YouTube Edu(http://www.youtube.com/edu)正式上線,蒐羅了一百七十多所美國大學的授課內容,其中不乏出自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柏克萊、哈佛、耶魯等名校與名師。

 外界不禁好奇YouTube何以變得這麼有學問,高唱教育經?其實YouTube仍不脫商人本色,一來想增加廣告收入,再者亦有和對手iTunes U嗆聲之意。自二○○四年開始,一些大學和蘋果電腦合作,允許iPod用戶連線iTunes U下載課程,不僅讓學校省了一筆教育資源維修費,也讓iPod成了大學生趨之若騖的學習幫手。

 至於大學為何前仆後繼加入免費課程下載行列?首開先河的麻省理工學院表示,一門課光是文字資料就得花費一萬美元整理、出版、取得智慧授權,若是影音檔案,費用更是倍增。然而開放課程主持人卡森說,這錢花得值得:不僅可以放長線釣大魚,吸引潛在學生;還多了讓校友保持聯繫的平台;更可鼓勵創新。

 此外,免費課程不能抵學分或換文憑,又無法和教授互動,因此校方不怕招不到學生,也不怕學生不來上課。

 除了YouTube Ed,AcademicEarth.org、TED.com等網站也提供課程免費下載服務。三者各有所長,YouTube ED提供下載率排行,讓網友可以在如山的資料庫當中,找到不容錯過的精彩影音授課檔案。AcademicEarth為各個課程打分數,並列出與該課程相關的清單。TED網站則主打訪談,邀請科技界、娛樂界與設計界的發明家現身說法。

 這些網站嘉惠學子之外,也讓教師受益匪淺,提供和各地學生互動的管道,也大大提高教師的知名度與曝光率。以柏克萊解剖學名師戴蒙德(Marian Diamond)女士為例,這位八十二歲老教授說:「我這年紀的人多半退休或退居第二線,而我卻不斷收到遠自英國、埃及學生的來信,能和世界接軌,感覺真好。」